高股利不再 殖利率不能盡信
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張家豪/特稿】2009.03.09

鴻海今年確定配發2.3元股利,不僅創下近15年來新低水準,其中現金股利僅0.8元,低於股票股利1.5元,配發率僅11%,更是近六年來新低,換算股息殖利率約1%。鴻海股利政策大出市場意料之外,恐怕還會引發其餘上市櫃公司跟進,對於今年有意追捧高股息題材的投資人,更應該多加留意。

全球股市因為金融海嘯重創,股價腰斬再腰斬,在缺乏明確復甦的前提下,投資人紛紛將資金轉進防禦性標的操作。具備高股息、低本益比的個股,自然受到青睞。

不過,鴻海董事會上周通過今年的股利政策,現金股利卻只有0.8元,以上周五收盤價估算,殖利率僅1.06%,與郵局目前公告的一年期定存利率1.05%,不相上下。鴻海一向是電子類股中,高股息的指標,今年股利政策,恐怕會引發其餘企業的跟風效應,影響到投資人信心。

事實上,去年底已有外資券商警告「不要誤信殖利率迷思」,拿鴻海的例子來說,並非無的放矢。

何謂「殖利率迷思」?殖利率其實只是一項數值,將企業配發的現金股利除以股價(投入成本),所得到的結果。這是投資人不計較資本利得或利損,得到的報酬。因此,殖利率通常被拿來與「無風險投資收益」相互比較,用以彰顯它的價值,在台灣的對照基礎一般是「定存利率」。

過去幾年,台股股息殖利率的標準值在4%,但超過這個數值,還不算「高股息」,真正稱得上高股息,往往要有6%、甚至8%以上的水準。

全球金融海嘯重創股市之後,個股股價腰斬再腰斬,比比皆是。然而,不少投資機構用來衡量殖利率的數據沒有調整。也就是說,還是按照往常的經驗,用去年的現金股利水準,當作參考資料 (因為今年的股利尚未公布),計算出今年台股殖利率平均達10%以上。

實際上,當企業因為景氣深不見底,獲利衰退,或傾向保留現金在手的時候,今明兩年上市櫃公司預計配發的現金股利,將會大縮水。而向來被市場奉為圭臬的「高股息」題材股,恐怕因此失靈。

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對於景氣的看法已轉向「沒那麼悲觀」,近期大陸廠開始新招募員工,但去年每股稅後盈餘達7.44元,僅配發0.8元現金股利。鴻海傾向保留現金在手,固然有「尋求購併機會」的味道,更多則透露出保守的心態,「強化營運資本」,以因應變化。

其他相關報導文章:




Explore posts in the same categories: 轉貼文章, 投資知識

發表留言